(通訊員:張展、張覓)2021年12月18日,國家科技部在武漢組織召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工作推進座談會”和以“智能引領 創新未來”為主題的2021東湖國際人工智能高峰論壇。座談會上,科技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為試點,完善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建設。本次東湖國際人工智能峰會隆重宣布,智能遙感開源生態聯盟正式成立。

據悉,智能遙感開源生態聯盟在中國遙感應用協會指導下成立,是全球頭部遙感高校與遙感龍頭企業強強聯合的產業聯盟,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宇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龔健雅擔任理事長,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焦李成、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張兵擔任顧問,航天宏圖、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北京飛渡網絡科技、北京超圖軟件等多個智能遙感領域的領先企業加入。
智能遙感開源生態聯盟是在自愿、平等、互利、合作的基礎上,由國內智能遙感產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社團組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自愿結成的跨行業、開放性、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該聯盟成立的目的是為政府、用戶、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間搭建一個高質量的交流平臺。借助于各方資源的有效整合,通過搭建信息交流平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和產業服務平臺,在智能遙感產業領域促進相關主體之間的交流和深度合作,促進供需對接和知識共享,形成優勢互補,對于推進我國遙感技術進步,提升產業集群的核心競爭力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具有建設性的意義。

目前,武漢大學正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集成項目“大規模遙感影像樣本庫構建及開源遙感深度網絡框架模型研究”,負責人為遙感信息工程學院胡翔云教授。該項目研發全球首個開源的遙感影像智能解譯機器學習專用框架LuoJiaNET,并構建業界最大的遙感影像樣本庫LuoJiaSET,其系列成果將為遙感智能解譯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成果的驗證奠定技術基礎,為智能遙感開源生態聯盟提供技術、平臺及應用支撐。